福清智铭职业技术学校

人才培养
福清智铭职业技术学校 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7-15 13:35:17      浏览次数:267

福清智铭职业技术学校


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730802

 

2024年5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十、附录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分配表

(二)培养方案(微)调审批表

 

 

福清智铭职业技术学校

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

专业代码:7308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业大及代码

 

主要职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财经商贸大类

73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道路运输业

仓储人员、储运人员、保管人员

物流员、冷藏工、制冷工等

物流管理、供应链运营证书

备注1.所属专业大类及专业类参考教育部专业目录

2.对应行业参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主要职业类别参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智能物流技术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现代物流管理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现代冷链物流、冷藏操作与维护、物流安全等知识,具备冷链物流设备操作与运维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冷藏运输、仓储配送、冷链货品质量控制、冷藏设备操作维护、客户服务、冷链物流项目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冷链物流货品分类、理货、运输及仓储作业的能力

2.具有熟练操作自动化和智能设备完成冷库作业、冷链运输调度的能力

3.具有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操作、调试、故障排查与运行维护的能力

4.具有低温环境安全作业与冷链货品安全保供、冷链物流应急运输与配送的能力

5.具有初步的冷链物流成本核算、运输线路设计和冷链项目运作的能力

6.具有初步的市场调查、客户投诉处理与客户服务沟通的能力;

7.具有初步将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服务领域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

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道德义务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业务素质

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能熟练地使用计处理账务,熟悉并遵守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具有较学习能力,对物流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善于收集信息,了解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能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反敏捷,处理问题果断。

职业习惯良好,整理并保持有序的工作环境,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记录,结。

(3)文化素质

具备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应用能力,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力和写作能力;尊重科学,对伪科学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举止文雅,待人有礼。

(4)身体和心理素质

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奉献的精神;遇事沉着冷静,自控能力强,对环境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性。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突出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包括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思想政治课、信息技术课、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国学经典、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

(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选修课。

(一)公共基础课

1.必修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语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240

2

数学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240

3

英语

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0

4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40

5

职业道德与法治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40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0

7

哲学与人生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40

8

体育与健康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80

9

信息技术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160

10

艺术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广泛的艺术学习和活动,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原理,丰富审美体验,提升艺术感知能力;关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劳动生产、艺术与历史文化等的联系,发展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道德情操,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0

11

历史

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

80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课程目标:通过读本学习,使学生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四个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思想的理论体系、历史背景、实践要求等,结合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践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0

13

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使学生掌握基础劳动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主要教学内容:劳动观念教育,理解劳动价值和社会意义。劳动技能培养,如基础手工、简单机械操作等。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注重体验和操作,强化实践环节。

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定期检查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

20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主要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学、艺术、道德等方面。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文化实践。

教学要求:强调传统文化的实践性,结合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参与文化活动,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能力。

20

15

职业素养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主要教学内容: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职场规范、礼仪和职场形象塑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学生需掌握职业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强调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职业素养。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20


 

 

()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课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智慧物流基础

 

课程目标:智慧物流基础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智慧物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基于智慧物流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主要内容:中专智慧物流基础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智慧物流概述:介绍智慧物流的概念、发展历程、特点、作用及其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地位。智慧物流技术:详细介绍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智慧物流系统:阐述智慧物流系统的构成、功能、运作原理及优化方法,包括智能运输系统、自动仓储系统、动态配送系统等。智慧物流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智慧物流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和现场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智慧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掌握智慧物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80

 

 

 

 

 

 

 

2

 

 

 

 

 

 

 

现代供应链基础

 

课程目标:现代供应链基础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现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技能,包括供应链设计、运营和绩效管理等。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供应链领域的工作需求。

主要内容:现代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包括供应链的定义、目标和功能。供应链管理的决策体系构架,如供应链战略规划、设计、运营等。供应链运作管理,涉及生产、采购、库存、物流等方面的管理。

教学要求:结合案例分析,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供应链领域的不断变化。

 

 

 

 

 

 

80

 

 

 

 

 

3

 

 

 

 

 

国际贸易基础与实务

 

课程目标:国际贸易基础与实务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知识,了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进行国际贸易操作的能力,包括合同签订、支付方式选择等。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适应国际经贸发展需求。

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包括国际贸易概念、政策、贸易方式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涵盖合同签订、支付方式、运输保险等。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及纠纷解决机制。

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模拟实训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0

4

国际货物

运输地理

课程目标:国际货物运输地理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地理的基本知识,理解地理因素在货物运输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国际货物运输路线的能力,提高物流规划的合理性。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物流环境。

主要内容:货物运输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区域划分、自然地理条件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运输概况,涉及海港、空港、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际货物运输路线分析,包括海运航线、航空航线、陆路运输线路等。

教学要求:结合实例,讲解货物运输地理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理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0

 

 

 

5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课程目标: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概念、法律地位、业务范围及操作流程。培养学生进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操作的能力,包括订舱、报关、报检、单证处理等。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

主要内容:国际货运代理概述:定义、法律地位及业务范围。国际货运操作流程:订舱、报关、报检、单证处理等。货运保险与索赔:货运保险知识、索赔流程及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模拟真实工作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0

 

 

 

 

6

 

 

 

 

智慧通关实务

 

课程目标:智慧通关实务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智慧通关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了解智慧通关的最新发展趋势。

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通关操作的能力,包括电子报关、电子支付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智慧通关的基础理论,包括通关流程、政策法规等。智慧通关实务操作,涵盖电子报关、电子支付、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智慧通关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通关实务操作过程。

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训操作,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

 

 

 

 

 

7

 

 

 

 

 

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课程目标: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基本理论、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集装箱货物运输组织、管理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物流运输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集装箱的分类、规格、特点和运输系统。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与管理,包括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集装箱运输实务操作,如单证填写、交接流程等。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模拟实训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

 

 

 

 

 

8

 

 

 

 

 

国际货运代理英语

课程目标:国际货运代理英语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货运代理领域常用的专业英语,包括术语、单证制作等。增强学生在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与国际客户沟通的能力,为其在国际货运代理领域就业或深造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国际货运代理基础英语知识,包括专业术语、单证填写等。货运代理业务流程的英语表达,如订舱、报关、保险等。国际货运代理相关法规、惯例及合同的英文阅读和理解。

教学要求: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注重英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引入实际案例,模拟货运代理业务场景,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英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60

 

 

 

 

 

9

 

 

 

 

 

商务数据采集与分析

课程目标:商务数据采集与分析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商务数据采集能力,理解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商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升学生的数据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其在商务领域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商务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包括线上线下的数据来源及采集技术。商务数据预处理技术,如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整合等。商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商务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如Excel、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商务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学习。

160

 

 

 

 

 

10

 

 

 

 

 

货代客户拓展与维护

 

课程目标:货代客户拓展与维护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货代客户拓展与维护的重要性,掌握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具备识别潜在客户、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客户服务水平,为未来的货代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货代客户拓展策略,包括市场分析、目标客户定位、客户需求分析等。客户关系管理,包括客户分类、客户沟通、客户维护等。客户服务技巧,如沟通技巧、投诉处理、客户满意度提升等。

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货代行业的新趋势和新方法。

160

 

 

 

 

 

11

 

 

 

 

 

国际货运代理项目运营

课程目标:国际货运代理项目运营是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货运代理项目运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国际货运代理项目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国际货运代理项目运营的基本理论,包括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项目生命周期等。国际货运代理项目的策划与组织,涵盖项目需求分析、目标设定、计划制定等内容。国际货运代理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包括项目执行、进度控制、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国际货运代理项目中的法律与法规知识,以及国际贸易惯例和单证操作。

教学要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180

 

 

 

2.专业选修课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础会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本前提与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关系,会计核算形式

特点及其适应范围等内容

 

 

 

80

 

 

 

 

 

 

2

 

 

 

 

电子商务与物流

深入认识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相互关系,掌握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物流供应链特点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物流配送及配送方案的设计等问题,培养学生运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探讨电子商务下的法律、电子商务下的传统产业物流网络的发

展和电子物流、国际物流的问题。

 

 

 

 

 

80

 

 

 

 

3

 

 

 

 

港口物流

学习现代港口物流概述、港口装卸机械与管理信息统、港口物流作业与流程,港口生产计划与调度、港口集疏运管理、船舶理货业务管理与无船承运、港口财务与成本管理、港口物流商务与营销管理、世界大港与中国港口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发展趋势等知识。

 

 

 

 

80

5.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内容与要求

①了解物流企业环境与设施设备

熟悉货物,明确负责保管货物的范围,了解相关设施设备的用途。②辅助管理

库房活动指导员工的帮助下,负责物资入库验收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学习相关的入库收发交接制度,验收制度,出库制度的管理办法的操作,并在指导员工的帮助下,完成活动。③同组的实习生之间应该互相指正学习同组同学应及时对同组的实习生提出操作意见,以便实习生能及时地发现自己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④学会保持仓库内和责任区清洁卫生,仓库管理符合卫生要求。

⑤在企业指导员工的帮助下,学会对库内物资进行盘点,做到账、物、卡、四相符。

⑥根据物流企业的要求,严格执行仓库的安全制度,上下班前后,对仓库、货垛、报警器、消防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保证库房物资的安全。

⑦在实基地领导、实习指导员工和本校老师的指导下,各实习队按实习计划安排的时间,做好实习汇报活动的安排和组

⑧每天以组为单位召开评议会,对当天实习工作情况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式进行评议,不断总结提高。实习结束时,每人写一份专题总结,交指导老师定。

(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实训基地名

 

要实训项目

1

福清联鑫物流有限公司

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2

州现代物流城

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3

福建御味香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七、教学进度总体安排

(一)课程结构


 

知实习

跟岗实

岗实习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想政

 

 

 

 

 

 

健康

息技

(美术)

(音乐)

 

 


 

2.国学经3.工匠精神4.心理健康教育

 

1.思政2.数学3.体育与健康4.历史

 

 

()总时间分配表

 

周数

教学周具体分配

学周数

暑假

学教育

知实习

岗实习

岗实习

业指导

                                                                                                                                                                                                                                                                                                                         

 

52

20

4

16

1

1





2

1

1

20

8

17



1




1

1

1

 

 

52

20

4

17




1



1

1

1

20

8

17




1



1

1

1

52

20

4

16




2


1

3

1

1

 


 



20

8






20






 

156

 

120

 

36

 

82

 

1

 

1

 

1

 

4

 

20

 

1

 

8

 

5

 

5

()教学进程安排表

教学计划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教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安排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修课

C01

语文

12

240

240


3

3

3

3



书面考试

C02

数学

12

240

240


3

3

3

3



书面考试

C03

英语

12

240

240


3

3

3

3



书面考试

C04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40

40


2






书面考试

C05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40

40



2





书面考试

C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40

40




2




书面考试

C07

哲学与人生

2

40

40





2



书面考试

C08

体育与健康

9

180

40

140

2

2

2

2

1


实践考试

C09

信息技术

8

160

80

80

4

4





书面考试

C10

艺术

2

40

40






2


书面考试

C11

历史

4

80

80


1

1

1

1



书面考试

必修课程学时学分

67

1340

1120

220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37.22%


选修课

C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1

20

20


1






书面考试

C13

劳动教育

1

20

10

10





1


书面考试

C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20

10

10





1


书面考试

C15

职业素养

1

20

10

10





1


书面考试

选修课程学时学分

4

80

50

30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2.22%


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

71

1420

1170

250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39.44%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

C70

智慧物流基础

4

80

80


2

2





书面考试

C71

现代供应链基础

4

80

80


2

2





书面考试

C72

国际贸易基础与实务

4

80

80


2

2





书面考试

C73

国际货物运输地理

4

80

80


2

2





书面考试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

16

320

320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8.89%


专业核心课

C74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6

120

120


3

3





书面考试

C75

智慧通关实务

6

120

120



1

5




书面考试

C76

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6

120

120




3

3



书面考试

C77

国际货运代理英语

8

160

160




4

4



书面考试

C78

商务数据采集与分析

8

160

160




4

4



书面考试

C79

货代客户拓展与维护

8

160

160





5

3


书面考试

C80

国际货运代理项目运营

9

180

180






9


书面考试

专业核心课学时学分

51

1020

1020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28.33%


专业选修课

C81

基础会计

4

80

80






4


书面考试

C82

电子商务与物流

4

80

80






4


书面考试

C83

港口物流

4

80

80






4


书面考试

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

12

240

240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6.67%



顶岗实习(共计6个月,即24周)

30

600


600






30

实践考试

综合实训学时学分

30

600


600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16.67%


专业课程学时学分

97

1940

1340

600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53.89%


总学时学分

180

3360

2510

850

30

30

30

30

30

30



、实施保障

()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1.目前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拥有一支素质高、技术强、教学精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师25人,都是本科生,讲师 12 人,专业课教师 5人,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教学团队中老中青教师比例恰当,通过实施“老带新”教师培养策略,形成一支教学业务熟悉,实训指导能力强,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队伍。

2.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五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 6 个月。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 30 学时的教学任务。

 

 

 

专业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历/学位

职称

技能等级证书

1

刘华

本科/学士学位

中级讲师

高级

2

李枳妍

本科/学士学位

讲师

高级

3

翁丽红

本科/学士学位

讲师

高级

4

林雨晨

本科/学士学位

讲师

高级

5

  袁小艳

本科/学士学位

讲师

高级

 

()教学设施

实训基地具体情况如下表:

 

校内实训场所(室)情况

 

建筑面积(m2

主要设备及数量

工位数

主要实训项目和内容

物流仓储实训室

180

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手持RE、手动液压托盘车、半自动堆高车、电动堆高车、叉车、前移式堆高车、重型货架、立体车库、电动辅助分拣设备

50

模拟仓库情景,进行扫码、搬运、堆放分拣等出入库信息处理作业

冷库运营管理实训室

 

180

THRHZK-1A型现代制冷与空调系统技能实训装置12套THRHZK-1B型现代制冷与空调系统技能实训装置(升级包)2套电冰箱实训柜6套星科THRHZK-1A型双温冷柜及电气考核模块2套

小型冷库技术实训设备1套

50

冷库运营管理的实训教学

 

 

 

校外实训基地情况

名称/合作企业

工位数

主要实训项目和内容

福清联鑫物流有限公司

20

了解物流企业环境与设施设备。熟悉货物,明确负责保管货物的范围,了解相关设施设备的用途。

 

福州现代物流城

50

在指导员工的帮助下,负责物资入库验收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学习相关的入库收发交接制度,验收制度,出库制度的管理办法的操作,并在指导员工的帮助下,完成活动。

 

福建御味香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30

在企业指导员工的帮助下,学会对库内物资进行盘点,做到账、物、卡、资四相符。根据物流企业的要求,严格执行仓库的安全制度,上下班前后,对仓库的门窗、货垛、报警器、消防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保证库房和物资的安全。

 

()教学资源

教材严按照有关规定在国家规划教材范围内选用,并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审批流程操作,并通过新华书店统一采购。在图书文献、数字资源方面,由教研组根实际需要提出使用要求,由学校教务处、图书馆和总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审批、配备,以满足教学需要。

 

教材名称及主编

版单位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

教育部组织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业道德与法

教育部组织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部组织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

 

学与人生

     教育部组织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

 

 

 

 

 

 

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

 

(基础模块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

 

语文(职业模块)

高等教育出版

 

语文(拓展模块)

高等教育出版

 

 

 

 

数学

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

 

语基础模块1

高等教育出版

 

语基础模块2

高等教育出版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读本(高中)

人民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

信息技术(WPS+Python版)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历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

艺术(音乐鉴赏与实践)(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流基础

 

流基础 

财政经济出

版社

流法律法规

物流法律法规 姬中英、王亚男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输实务

运输实务 贾铁刚

电子工业出版社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万志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基础教程 杨荔

电子工业出版社

客户服务管理

物流客户服务 郑彬、程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叉车作业与管理

叉车作业实务 唐萍萍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物流设备

物流设施设备 孙颖荪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流技术与实务

物流技术与实务 蓝仁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

食品冷藏与冷链技术

《食品冷藏与冷链技术》 陈雄寅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冷链运输原理与方法

《冷链运输原理与方法》 肖蘅

电子工业出版社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 陈伟清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商务与物流

电子商务与物流 田中宝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港口物流

港口物流 高玲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仓储与配送实务

仓储与配送实务 郑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教学方

1、课程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授专业课程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多参与企业作任务,进行实践教学。并将参与实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材施教、循循善诱。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鼓励学、探索,发挥个人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多元成长,对于少数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及时干预积极引导,规范行为。

2、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指导方法

顶岗实与社会实践实行实训单位和学校双导师指导制度,原则上一名校内指导教师指导20-30名学生。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指导方式可以根据基地实习或分式实习两种不同的方式,采取“全程式指导”或“巡回式指导”方式进行习指导。

3、息化教学手段运用

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多媒体教学,指专业课程校内教学活动均在实训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所有实训室与多媒体教室都与网络连接,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和教学资源获取的广泛性。

网络教学,指构建职教新干线、名师空间课堂等个人空间,包含课程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案例、实训指导、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源。立项建设一批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交流提供一个远程教育平台。

4、教师质量管理与评价

(1)加强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文件的监控,强化专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监控。在学校、教务处、教学部二级管理基础建立专业专业指导委员会、课程建设小组等机构,强化专业建设的服务与监控。在明确专业部主任、教研组长、实训室负责人、各核心课程负责人等专业教学岗位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质量标准。

(2)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健全教务处、督导室、教学部、教研组巡查体系,“推门听课”,引进兄弟院校、企业专家教学巡视和听课制度,健全教学过程监控组织体系。落实教研组长专业日常教学质量管理与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度、教师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企业专家评教、企业专家评学、教学信息网上反馈等制度,完善教学环节监控。

5.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

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学分制”课程体系进程表,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标准,教师采用“教、学、做”一体,以项目驱动、案例法、问题导入法等灵活多样的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学过程遵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重视学生识的掌握,突出技能教学,关注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采“教评”方式进行,教师对所授课程的评价作为下一轮教学改革的依据,教师对所任班级的评价,计入对班级的考核。

九、毕业要

根据《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八章毕业结业--第三十五条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总评合格

2.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190分;

3.实习考核合格;

4.参加福建省中等职业学学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各科目均为D级以上(含D等级)。格性考试不合格的,必须参加学校组织补考且补考合格。

 

十、附录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程

67

1340

1120

220

37.22%

选修课程

4

80

50

30

2.22%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6

320

320

0

8.89%

专业核心课程

51

1020

1020

0

28.33%

专业选修课程

12

240

240

0

6.67%

实习实训

30

600

0

600

16.67%

合计

180

3600

2750

850

1

百分比



76.39%

23.61%


 

 

 

 

 

 

 

 

 

 

 

 

 

 

 

 

(二)培养方案(微)调审批表

培养方案(微)调审批表

 

专业名称:                           适用年级(班级):   2024 

 

课程名称


原计划

调整后计划

课程 类型

总学 

学分

学期

学期 学时

考试 类型

课程 类型

总学 

学分

学期

学期 学时

考试 类型

























































调整理由

 

 

 

教研室意见

 

 

 

签字:

 

        

 

 

 

教务处意见

 

 

 

签字:

 

        

 

 

分管领导审 

 

 

 

签字:

 

        

 

 

校级党组织 会议审定

 

 

 

签字:

 

        

 


附件下载
附件:
友情链接:中国教育网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科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福州市教育局福州阳光中招网福清一中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市教育局